当然,购买了知识付费课程的往往也分为了两类人,一类是购买了课程,想要尝试一下,但感觉和免费课程没什么区别的;还有一类,购买了课程后,确实感觉付费的课程讲师讲解的更为细致。那么,是什么形成了这截然不同的几种观点呢?
观点一:感觉不值得为知识付费
没有尝试过就感觉不值得为知识付费的人,绝对是对知识付费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。虽然免费的知识也有,但要相信,没有人会大公无私的把知识的精华免费传授给你。现在这个时代,买本书还需要付买书费,制作一本书的成本并不贵,普通的也就十几块钱,剩下的都是知识的价值,而知识付费就是虚拟世界的买书。
学习过付费内容,感觉被坑了的,也大有人在。但这类人大多数存在冲动消费的行为:看到一个感兴趣的课程,看到价格可以承担,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直接购买。没有做过功课就冲动购买的课程,确实存在一定几率会让人感到不值。归根结底,是这个课程的问题,也是购买者的问题。一个行业的兴起,必定存在正反面,我们要学会辨别并规避。
观点二:认为知识付费挺值
认为值得的人,往往是在购买前做过功课的。其实做功课也没有那么复杂,主要通过了解这个课程是否有试听内容,是否提供全部的课程目录,或者询问身边相关行业的朋友,或者上微博、知乎、豆瓣等APP搜索相关经验帖等了解这个课程靠不靠谱,总结下来,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去判断这个课程的价值。
在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》中,艾媒咨询分析师表达了一个观点,随着知识付费行业不断发展成熟,知识付费用户将会更多地关注到内容本质上。这意味着知识付费不再是基于内容创作者的名气来吸引流量,而是基于课程是否专业来赢得用户支付。
付费内容值不值这个问题,需要消费者仔细分辨,不能主观判断。老实说,付费内容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判断。对于价格是否与价值匹配,并没有统一的标准。